自己创立的公司可以给自己缴纳社保,且这是合法且常见的做法。以下从法律依据、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法律依据与合规性
《社会保险法》规定:
用人单位(包括公司、个体工商户等)必须自成立之日起30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合规性说明:
作为公司法定代表人或股东,你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即使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实际提供劳动并领取报酬),公司有义务为你缴纳社保。
自行缴纳社保(如以灵活就业身份)与通过公司缴纳社保的区别在于:后者能享受完整的五险待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且费用由公司和个人共同承担。
二、操作流程
1. 公司开户与社保登记
材料准备:
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公司公章、法人章。
法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银行开户许可证(用于社保费用扣缴)。
办理地点:
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保局)或行政审批中心社保窗口。
流程:
填写《社会保险登记表》并提交材料。
社保局审核通过后,发放《社会保险登记证》。
绑定公司银行账户,用于后续社保费用自动扣款。
2. 为自己办理参保
材料准备: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劳动合同(若未签订,需提供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记录等证明劳动关系)。
近期一寸免冠照片(部分地区需电子版)。
办理地点:
公司社保账户所在地的社保局或通过线上渠道(如当地社保局官网、电子税务局APP)。
流程:
登录公司社保账户,选择“新增参保人员”。
填写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
选择参保险种(通常为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
确认缴费基数(按当地社平工资的60%-300%选择)。
提交申请并等待审核(通常1-3个工作日)。
三、注意事项
劳动关系证明:
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需保留工资发放记录(银行流水)、考勤记录、工作邮件等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以备社保局核查。
缴费基数选择:
缴费基数越高,退休后养老金越高,但当前缴费金额也越高。
建议根据经济能力选择合理基数(如社平工资的80%-100%)。
避免断缴:
社保断缴可能影响医疗报销、购房资格(如部分城市要求社保连续缴纳满5年)、生育津贴领取等。
若公司经营困难,可申请缓缴(需符合当地政策),但需在规定时间内补缴。
跨省转移:
若未来公司注销或迁移,需及时办理社保关系转移,累计缴费年限。
四、常见问题解答
问:自己公司给自己缴社保,费用如何承担?
答:公司承担公司部分,个人承担个人部分(从工资中扣除)。若你是公司唯一股东且未领取工资,需自行承担全部费用。
问:可以只缴养老和医疗吗?
答:不行。公司必须为员工缴纳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不可选择性缴纳。
问:公司注销后,社保怎么办?
答:需先办理社保减员(停止缴费),再将个人社保关系转移至新单位或以灵活就业身份继续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