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进入单位之后,公司会按照规定为我们缴纳社保,在缴纳社保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社保基数,这个基数高低不同,因此很多人都比较好奇什么是社保缴费基数?和工资有关系吗?小豆网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社保基数是社会保险基数的简称,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以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用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需要根据各个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应缴社会保险费,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所有的企业单位的在职工都要完全的按照自己本人的一个工资标准来缴纳社保待遇,这样可以增加员工的一个利益,相应就会提高员工的社保缴费基数。
在社保缴纳的工资总额关系中,社保应该按照职工实际收入缴纳,职工的工资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60%,按照社平工资的60%缴纳,高于社平工资300%的,按照社平工资的300%缴纳,在两者之间的,按照实际工资缴纳,需要对比社会平均工资是否低于或者高于社平工资的60%或者300%。如果在两者之间的话,按照实际3000元作为缴费基数。
社会保险法规定,不按时足额缴纳,是要接受处罚的,缴纳社保基数和工资总额不相等,但与工资总额有关系。
我们的社保基数和工资是直接挂钩的,用人单位需要按照员工的工资水平购买社保,如果私自采取最低基数购买时不合法的,员工可以向社保中心举报,进行核查处理。如果由于社保基数低而少缴纳,可以要求单位补足,协商不成,可以进行仲裁,工资单就是依据,可以要求单位按照实际进行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