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社保与新单位对接需确保社保关系顺利转移且缴费连续,避免断缴影响权益。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离职时需办理的手续
确认离职日期
与原单位协商确定最后工作日,确保社保缴纳至离职当月。
注意:若离职当月未满15天,部分单位可能不缴纳当月社保,需提前沟通确认。
获取离职证明
要求原单位开具《离职证明》,明确离职原因、离职日期及社保缴纳截止月份。
用途:新单位入职时需提交,作为社保接续的依据。
查询社保缴纳状态
通过以下方式确认原单位已为你缴纳社保至离职当月:
线上:登录当地社保局官网、支付宝/微信“市民中心”或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查询。
线下:携带身份证到社保经办机构窗口查询。
若发现断缴:立即联系原单位补缴,避免影响医保报销、购房资格等。
二、新单位入职时的对接流程
提交社保转移材料
向新单位HR提供以下材料:
身份证复印件
离职证明(需注明社保缴纳截止月份)
社保卡(如有)
若跨省就业:还需提供原参保地的《参保缴费凭证》(可通过线上平台下载)。
确认新单位参保信息
与新单位确认以下内容:
参保时间:通常为入职当月或次月,需明确避免断缴。
缴费基数:根据工资协商确定,影响未来养老金和医保待遇。
险种:确认是否包含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部分单位可能不缴公积金,需单独确认)。
办理社保转移(跨省就业需操作)
步骤:
原参保地停保:原单位办理减员手续,社保关系暂停。
新参保地申请接续:新单位或个人通过以下方式办理:
线上:登录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掌上12333APP提交转移申请。
线下:到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窗口办理。
等待审核:通常15-45个工作日内完成转移,期间可通过线上平台查询进度。
注意:养老保险需累计缴纳满15年,医疗保险需连续缴纳满一定年限(如女性20年、男性25年)方可享受终身待遇,跨省转移时需关注缴费年限累计问题。
三、关键时间节点与注意事项
避免社保断缴
断缴影响:
医保:断缴次月无法报销,部分城市需连续缴纳满6个月才能恢复待遇。
购房、落户:部分城市要求社保连续缴纳满一定年限(如北京5年),断缴需重新累计。
生育津贴:需连续缴纳满9-12个月(各地政策不同)才能申领。
解决方案:
若离职后短期无新单位,可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自行缴纳社保。
与新单位协商提前参保(如入职前一个月开始缴纳)。
关注社保账户信息
入职1-2个月后,通过线上平台查询新单位是否已为你缴纳社保。
核对缴费基数、险种是否与约定一致,发现异常及时联系新单位HR。
公积金对接(如有需求)
若需使用公积金贷款购房,需确保公积金连续缴纳满一定期限(如6-12个月)。
跨省就业时,公积金转移需通过新单位办理,流程与社保类似。
四、常见问题解答
原单位拖延办理停保怎么办?
联系原单位HR催促办理,若无效可向当地社保局投诉(电话12333)。
紧急情况:可向新单位提供原单位未停保证明,申请新单位先行参保(部分城市支持)。
社保转移后缴费记录丢失怎么办?
携带身份证到原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打印《缴费明细》,作为补录依据。
线上可通过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申请“社保转移凭证补打”。
新单位试用期不缴社保合法吗?
不合法:根据《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必须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员工缴纳社保,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内,必须缴纳。
维权方式: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电话12333)或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