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不交社保是违法行为,用人单位需承担补缴、滞纳金、罚款等行政责任,员工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还可通过投诉、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权。
一、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补缴社保与滞纳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第六十二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的,由社保征收机构责令限期补缴,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相当于年化18.25%的利息)。
行政罚款
若逾期仍不缴纳,社保行政部门可对用人单位处以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可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十三条)。
信用惩戒
拒不缴纳社保的用人单位可能被列入信用黑名单,影响企业贷款、政府补贴、招投标等(《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人名单管理暂行办法》)。
工伤赔偿风险
若员工发生工伤,用人单位需承担本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全部费用(如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金额可能高达数十万元(《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
二、员工的合法权益
解除劳动合同并获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六条,员工有权以“未依法缴纳社保”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
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
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
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示例:工作3年可获3个月工资补偿。
要求补缴社保
员工可要求用人单位补缴在职期间的全部社保费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赔偿社保待遇损失
若因未缴社保导致员工无法享受医保报销、生育津贴、失业金等,用人单位需赔偿全部损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一条)。
三、员工维权途径
内部沟通
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依法补缴社保并支付经济补偿。
投诉举报
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电话:12333),要求责令用人单位限期补缴并处罚。
向社保征收机构举报,申请查询用人单位缴费记录并追缴欠费。
申请劳动仲裁
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支付经济补偿及赔偿损失。需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据。
提起诉讼
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司法程序维护权益。
四、常见误区与风险提示
“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无效
即使员工签署《放弃社保承诺书》,用人单位仍需缴纳社保,否则协议无效且需承担法律责任(《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
试用期需缴纳社保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必须为员工办理社保登记,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内(《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
维权时效
社保补缴不受1年仲裁时效限制,即使离职多年仍可追缴;
经济补偿请求需在离职后1年内提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小豆网代缴:小豆网从事社保代缴服务已经十余年,在这个行业内经验丰富,是这个行业资历最深的公司之一,也是行业的开拓者之一。小豆网从最初的线下业务开始,慢慢发展到17年开展线上业务,以过硬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服务态度,快捷的操作流程,深得客户喜爱,发展至今已遍布全国130多个省市,总用户量达9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