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网做为自由职业者综合智能服务平台,依托于自主研发的云智慧SAAS平台,同时服务于企业客户和自由职业者,为全国企业提供岗位外包、人事社保代理、薪酬结算等企业服务,为个人提供在线工作雇佣、佣金结算等增值服务,属于新经济业态下的创新型互联网“共享经济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羊城晚报记者 薛仁政
近日,广州市发布了《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并配合发布了《关于广州市职工医疗保险筹资及相关统筹待遇标准的通知》 (草案)和《关于广州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协调基金支付普通门诊医疗费用范围和标准的通知(草案)》,向公众征求意见。
记者注意到,上述文件进一步扩大了广州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调整了一系列措施,如普通门诊治疗支付标准、普通门诊目录范围、支付基数和融资标准,计划于7月起实施。
取消灵活就业人员户籍限制
包括符合条件的港澳台居民和居湾居民和居住证持有人;增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中途参保的人口范围。将符合条件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持有人纳入其中;增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中途参保的人群范围。
此外,广州原职工重大疾病与补充医疗保险合并为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贴,维持现行重大疾病医疗补贴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政策待遇。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被保险人可同时享受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贴。
提高普通门诊治疗支付标准
为落实有关规定和要求,还修订了广州相关医疗费用的支付范围和标准。
其中,提高了普通门诊治疗的支付标准。对于选定的基层医疗机构,退休人员的支付比例增加了5个百分点,从80%增加到85%。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在选定的其他医疗机构和专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的支付比例分别增加到65%和70%。
同时,增加被保险人的月度支付限额,在职职工每月支付限额由300元提高到500元,退休人员由300元提高到750元。
相关医疗管理规定进行了调整。取消现行基层指定医疗机构的选择,然后选择其他医疗机构的选择规定。被保险人可根据需要选择一家基层指定医疗机构和一家其他指定医疗机构作为其普通门诊医疗机构。显然,被保险人的急救和救援不受医疗规定的限制,可以享受相关治疗。
普通门诊目录范围也进行了调整。取消现行普通门诊二级目录限制,落实有关规定,执行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医用耗材和诊疗项目支付范围。
目前,长期远程医疗保险政策标准继续实施。在职职工以职工社会医疗保险月缴费基数为基础,退休人员以上年度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础,按每人月2%的比例支付,月最高支付限额为300元。
调整缴费基数和筹资标准
为确保新措施出台时相关政策的顺利衔接,确保广州市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及时享受相关待遇,广州市医疗保障局完善了相关规定,整合了不在新措施中表达的职工医疗保险融资及相关统筹待遇。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的核定依据,从上一年度本市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调整为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从上一年度本市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调整为个人申报的工资收入。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的缴费基数从上一年度本市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调整为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工伤职工缴费基数为残疾津贴。
同时,增加了退休延期人员可以一次性支付的方式,明确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人单位的融资标准,不支付个人支付率(在月延期期间仅享受总体待遇)。
链接
废弃物立新体现医保温度
《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穗府令第123号)是广州市医疗保险领域的基本制度,于2015年7月1日生效。近年来,医疗保障领域自上而下进行了重大改革,改革文件不断出台。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办法的通知》〔2021〕广州决定采用废旧立法技术,制定新的《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
为确保新《广州市医疗保险办法》出台时相关政策的顺利衔接,确保广州市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及时享受相关待遇,有关部门起草了《关于广州市职工医疗保险融资及相关统筹待遇标准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和《关于广州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普通门诊医疗费用范围和标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办法》作为一项民生法规,面对广州1400多万被保险人甚至近2000万常住人口的民生疾苦,承担着病有所医,病有良医的诉求。在整体内容和具体制度细节中,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新医保规定的温度处处体现。
来源: 羊城晚报